学了一整年PPT,年终总结还是要套模板,拿什么来拯救你?
发布日期:2019-02-12 作者: 点击:
前几天,济南ppt设计公司公众号后台收到了一位读者的消息,提出了这样的困惑。
看到这,我们会觉得这是典型的书到用时方恨少,但相信也会有不少人感觉扎心了。平日里自诩为PPT高手的你,年终总结是不是同样套的模板呢?
平时,我们还是挺热衷于学习的,不仅关注了一大堆PPT的公众号,看到精彩的文章就收藏;哪怕是在刷抖音的时候,看到有趣的办公类的教程,都忍不住点个爱心。
一年下来,收藏夹、个人喜欢中堆积了上百篇技能教程,但面对一整套PPT的制作,却还是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。
这个时代,知识付费成为一种潮流,贩卖焦虑者大行其道,我们抓紧每分每秒碎片化学习,用成长复利公式安慰自己,可真当一年过后,当我们的所学应用到一个具体的情境当中时,蓦然回首才发觉,个中滋味自己才明了。
复利公式为何失效
相信大家有听说过这个数学公式,其在励志鸡汤圈拥有着地位。
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步入职场,我们都能听到这一套关于“复利公式”的说辞,来勉励我们勤勉地学习。
初衷无疑是好的,但是当我们真的回顾生活和历史,想必我们的身边并没有出现过那一种经过一年不懈努力,知识才学暴涨37倍的怪胎;也并没有出现过历经一年的颓废和懈怠,水平只有一年前0.03的学渣。
复利公式,这套金融上的标准数学式,却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,在我们的个人成长上失效,为什么?
其实答案并不复杂,因为复利公式要成立,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:
将其应用到成长复利上这就意味着:
看到这里想必你理解了,当我们热衷于碎片化的学习,享受于每一次得到知识的满足感时。一方面,我们没有构建起知识的体系,导致我们每一次的所得都是一个孤立的单元,无法迭代到下一次的成长;另一方面,我们时常在遗忘。
所以复利公式在成长上失效,我们的学习根本无法以一个指数级的方式进行增长,往往只能以简单的加法进行累计。而让人绝望的是,因为我们容易遗忘的特性,学而复失,加减法共存,一年下来,我们真正累积下来的知识还剩下多少呢?
构建知识晶体
ppt设计公司看过《强大脑》的朋友记得,里面选手记忆力都非常恐怖,记一副纸牌的顺序这种对普通人来说颇为费力的事,对那些怪胎而言可谓信手拈来。
在节目中主持人也同选手探讨过记忆方法的问题,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。有人说,我会把要记忆的内容放进脑中的记忆宫殿里,进行分类排序;有人说,我会把内容放进一个个标号的房间内,需要时再进行检索。当然很多人听到这里都会有一种感觉。
这些记忆大师的形容虽然非常抽象,但都透露出了一个本质——知识的结构化、体系化。
我们都清楚,石墨和金刚石的构成都是碳,不同只是碳元素之间的排列方式区别,进而衍生出自然界硬度高的物质和柔软的石墨。而结构化可以让我们的知识坚不可摧,这是记忆大师的秘诀,也是我们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关键。
我们来看一下一个普通的PPT学习者与一名专业的PPT培训师之间,他们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区别到底在哪里。